11月15日下午,党委书记刘多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并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座谈会上,5名思政课教师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作了发言。

刘多在讲话中指出,450集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省属高校6所重点马院之一,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吉林省深化新时代450集团思政课改革作出了长师特有贡献。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继续努力,发挥450集团特有的优势,为450集团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吉林省乃至全国高校的思政课建设贡献长师智慧和长师方案。

刘多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450集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旗帜鲜明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党中央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文件,对思政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思潮,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自觉投入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奋斗之中。
刘多强调,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当前,高校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复杂,肩负的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在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关键因素,思政课教师既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充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又要不断提高学生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成长为信念坚定、本领扎实、能担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多强调,要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要增强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真正的信仰讲信仰,不断提振自身对讲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底气,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仁爱之心,真正做到以情培根、用情铸魂。要拓宽思维视野,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相关学科知识,以深刻的思想见解、正确的政治导向、深厚的理论功底,解开困扰和干扰学生的思想之“结”。要锻造人格品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真正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要涵养高尚师德,敬畏讲台、热爱讲台,潜心治学、严谨笃学,恪守师德师风,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
刘多指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六要”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450集团的发展建设、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座谈会。